秦会稽刻石

秦会稽刻石

类别:浙水敷文

Category: ZHE SHUI FU WEN

位置:石经阁

Location: Writing within the cabinet

 

微信图片_20240829104042

▲清乾隆五十七年(1792)重摹会稽刻石(钱泳本)

图源:绍兴市大禹文化研究会

 

 

秦会稽刻石(附:秦峄山刻石)


 

纵197厘米、 横101厘米

清拓本,浙江省博物馆藏

 

会稽刻石 - 副本

 

碑阳释文:


皇帝休烈,平一宇内,德惠攸长。卅有七年,亲䡅天下,周览远方。/

遂登会稽,宣省习俗,黔首齐庄。群臣诵功,本原事速,追道高明。/

秦圣临国,始定刑名,显陈旧章。初平法式,审别职任, 以立恒常。/

六王专倍,贪戾慠猛,率众自强。暴虐恣行,负力而骄,数动甲兵。/

阴通间使, 以事合从,行为辟方。 内饰诈谋,外来侵边,遂起祸殃。/

义威诛之,殄熄暴悖,乱贼灭亡。圣德广密,六合之中,被泽无彊。/

皇帝并宇,兼听万事,远近毕清。运理群物,考验事实,各载其名。/

贵贱并通,善否陈前,靡有隐情。饰省宣义,有子而嫁,倍死不贞。/

防隔内外,禁止淫泆,男女絜诚。夫为寄豭,杀之无辠,男秉义程。/

妻为逃嫁,子不得母,咸化廉清。大治濯俗,天下承风,蒙被休经。/

皆遵轨度,和安敦勉,莫不顺令。黔首修絜,人乐同则,嘉保泰平。/

后敬奉法,常治无极,舆舟不倾。从臣诵烈,请刻此石,光陲休铭。/

 

秦《会稽刻石》,诸书记载俱云在秦望山,宋时已不可得。元至正初,推官申屠駉曾以旧本 重模,与徐铉《绎山碑》表里刻之,置诸郡庠。说见《金韰琳琅》及/《金石林时地考》 。 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余来守是邦,访之惟《绎山碑》独存,其《会稽刻石》一面已为石工磨去, 良可惜也。 因检旧藏申屠氏本,嘱金匮钱君泳双/钩勒于原石,仍还旧观, 以与好古家共之。后二年(1792) 闰四月朔知绍兴府事铁岭李亨特题记。

江宁刘征刻

 

晓园郡伯重摹此本,神骨苍然,如姚令威/逢采药人时也。壬子(1792)秋七月望,北平翁方纲识。

 

嘉庆元年(1796)三月十八日督学使者阮元题

 

嘉庆二年(1797) 四月权教授陈焯观

 

 

峄山刻石 - 副本

 

碑阴释文:


皇帝立国,维初在昔,嗣世称王。讨伐乱逆,威动四极,武/义直方。戎臣奉诏,经时不久, 灭六暴强。廿有六年,上荐/高号,孝道显明。既献泰成,乃降专惠,亲䡅远方。登于绎/  山,群臣从者,咸思攸长。追念乱世,分土建邦, 以开争理。/功战日作,流血于野, 自泰 古始。世无万数,陀及五帝,莫/能禁止。廼今皇帝,一家天下,兵不复起。灾害灭除,黔 首/康定,利泽长久。群臣诵略,刻此乐石,以箸经纪。皇帝曰:/“金石刻,尽始皇帝所为 也。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/皇帝。其于久远也,如后嗣为之者,不称成功盛德。”丞相/ 臣斯、 臣去疾、御史夫臣德昧死言: “ 臣请具刻诏书金石/刻, 因明白矣。 臣昧死请。 ”制曰: “可。 ”

 

秦相李斯书《峄山碑》,迹妙时古,殊为世重。故散骑常侍徐公铉,酷躭玉箸,垂五十年, 时无其比,晚节获《峄山碑》模本,师其笔力, 自谓得思于天人之际。 因是广求, 己之/旧 迹,焚掷略尽。文宝受学徐门,粗坚企及之志。太平兴国五年春再举进士,东适齐鲁,客邹 邑,登峄山,求访秦碑,邈然无睹。逮于旬浃,怊怅于榛芜之下,惜其神踪将/坠于世。今 以徐所授模本,刊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,庶博雅君子见先儒之指归。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, 承奉郎守太常博士、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副使、赐绯/鱼袋郑文宝记。至正元年岁在辛巳二月初五,承德郎、绍兴路总管府推官、鲁人申屠駉以秦刻校徐模,重镌于越庠之稽古阁。

 

 

说明:


碑石现存大禹陵碑廊,双面。碑阳为秦《会稽刻石》,是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 210)南巡会稽时,传由丞相李斯所书,相传原石在秦望山,宋时已不存。元至正元年(1341),申屠駉以家  藏旧拓本摹刻上石,立碑于置于绍兴府学宫之稽古阁,至清初被石工磨去。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 绍兴知府李亨特命钱泳、刘征依据元刻石之旧拓本,复刻于该碑之上,但撤去申屠駉旧跋,另撰  新跋。正文以小篆书写,每句四字,三句一韵,共 288 字,叙述了秦国兼并六国战争的正义性, 着重宣扬了秦国的法治,歌颂秦始皇的功绩,是国家统一的象征。后有清代李亨特题跋,翁方纲题识,阮元、陈焯题名。会稽刻石书体浑厚平稳,明晰端正,用笔均匀细瘦,圆转匀适,结构对称均衡、疏密得当。

 

碑阴为秦《峄山刻石》,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峄山,毁于北朝。宋淳化四年(993年) ,郑文 宝以其师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,现存西安碑林,称“长安本 ”。元至正元年(1341年), 申屠駉在绍兴府学复刻《会稽刻石》的同时,将《峄山刻石》长安本复刻于碑阴。后有元代申屠駉题跋。碑文分为两部分,两部分均传为李斯所书。前半部分刻144字,为秦始皇二十八年(前219),秦始皇东巡登峄山,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刊刻,赞扬秦始皇的正义战争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贡献。后半部分刻79字,为秦二世元年(前209),记录了李斯等人随同秦二世出巡时,上 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,以彰显先帝功德。书法上,用笔单纯齐一,藏锋逆入,圆起 圆收,转角处都呈弧形,无外拓之笔;结字对称均衡,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;章法秩序井然,具有节奏韵律感。

类别丨Category
儒学碑 Steles of Confucianism 绘画碑 Steles of Paintings 御书碑 Steles of Emperors’ Handwriting 宗教碑 Steles of Religion 墓碑 Tombstones 双面碑 Steles with Double-sided Engraving 科技类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法帖碑 Steles of Model Calligraphy 史实碑 Steles of Historical Records 浙水敷文 ZHE SHUI FU WEN